北京时间:2024年12月22日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严管厚爱,提振乡村干部精气神
严管厚爱,提振乡村干部精气神
发布时间:2019-01-08  来源:人民网

日前,在浙江建德市航头镇溪沿村里,党员干部帮助花农一起分拣鲜花。宁文武摄


河南汝阳县驻村第一书记(前右)日前引导贫困户种植羊肚菌。康红军摄


  核心阅读

  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今天本版推出专题报道,探讨如何让广大乡村干部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

  用好一个人 激励一大片

  本报记者 江 琳

  【镜头】

  最近,云南大姚县湾碧乡因白发而“火”的“80后”乡党委书记李忠凯,已通过县政协副主席的任前公示。岗位变了,责任不变。这不,一大早,李忠凯就和乡干部一头扎进高坪子村,“现在全乡就差杨家箐、支倮箐、大桥湾3个村民小组的路没通,春节前,咱们一定得把最后三四里路修通,这样彝族老根的核桃、花椒就能卖出去了!”李忠凯充满憧憬,“一定得干好,不能辜负组织信任。”

  凭实绩提拔干部,李忠凯仅是近期云南楚雄州同批提拔的12名干部中的1名。这批干部中,有9名干部获2018年度省级、州级表彰,另3名干部实绩也受到肯定。对于被提拔,他们都有相似感受:“工作虽苦也累,但组织给加油鼓劲,感到动力十足。”

  【手记】

  最近在调研采访时,好几个地方党委主要负责人谈到,不论是全面深化改革,还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仍有许多“腊子口”待征服,更有诸多“硬骨头”要啃下,需要一大批有闯劲、敢担当的干部一往无前、冲锋陷阵。

  对干部最大的激励是正确用人导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奖惩升降的重要标准。记者了解到,2018年,云南全省有830名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因实绩突出获得提拔。既奖优、也惩劣,去年一年,云南也有150名推动脱贫工作不力、不胜任现职的干部被调整,其中还包括9名州市县党政正职,这在当地引发不小震动,“县委书记工作不力,被调整只能当个副局长,没想到!”“能者上、庸者下”的诸多实例在云南不仅树立了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更激发出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据记者观察,“事业为上,以事择人”的选拔导向正在各地得到落实。在福建,一批勇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基层干部冲破“天花板”被提拔重用,这正源于当地把项目一线表现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标准;在江苏泰州,有“蜗牛奖”鞭挞懒政、“骏马奖”激励实干,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依据……让敢于担当者得重用,让碌碌无为者受警醒,各地选人用人风向标旗帜鲜明,激励着广大干部锐意进取、担当作为。

  实实在在给基层减负

  本报记者 孟祥夫

  【镜头】

  “以往这个时候,扶贫检查特别多,而去年底只有一次区委统一组织的大检查。”这些天,福建龙岩市新罗区江山镇镇长陈元一直奔走在村美、山塘等村的激励性扶贫生产项目上,他坦言,检查考核项目的大幅缩减,让他有更多精力抓工作了。

  龙岩其他扶贫干部也有同样的感受。与2017年同期相比,2018年市级发文数、会议数、会议费同比均明显下降。这一切源于福建归并整合多头检查,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减轻基层负担。

  通过梳理整合,2018年福建原计划开展的省级20项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压缩为4项,市级原计划开展的219项压缩为29项,县级的623项压缩为309项。“精简是为了让干部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履职担当、干事创业。”福建省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手记】

  湖北开展文山会海、照抄照转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消省对市州设立的责任制、开展的考核项目78项;甘肃统筹规范全省督查检查考核,提出对市州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一般要减少30%以上,对县乡村和厂矿企业学校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一般要减少50%以上……近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纷纷减少督查检查考核,减轻基层负担,给基层干部“松绑”。

  “现在比以前轻松了不少,不用三天两头去市里开会,拿文件的次数也没那么频繁了,能用更多的时间干实事、抓发展,2018年的考核我们镇还史无前例地拿到了4个先进。”湖北松滋市老城镇党委副书记王俊磊最近很兴奋。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基层干部从无效的事务中解脱出来。前几年记者在西部某市采访时就有扶贫干部反映:每天事务太多,忙得团团转,“光要填写的各种表格和材料就厚厚一摞。”除了表格多、材料多,一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检查多、督导多、会议多、评比多等现象。事实上,无论是痕迹管理,还是开展各类检查、督导,初衷都是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然而,过度强调痕迹管理,上级检查过多过滥,就失去了本义。

  眼下,不少地方和单位采取措施,通过精简整合督导等举措,实实在在地为基层、干部减负。党建专家表示,地方需进一步改进、优化考核,减少对痕迹管理的路径依赖。

  不能为了凑数而问责

  本报记者 姜 洁

  【镜头】

  记者日前随东部某市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导组赴基层调研,县纪委干部拿出了一摞对村干部的问责处分决定书,仔细一看,绝大多数是因上级扶贫部门到该县检查工作时,发现村干部在填贫困户表格时不够精准、出现漏填填错等行为作出的处分决定。

  “你们在处分前,有没有问过这些干部一年要填多少份表格,他们填错表格的原因是什么?是填表太多、还是不想做好扶贫工作?你们作出处分决定,是因为填错表格会对贫困户造成直接损失、影响下拨扶贫资金、影响贫困户的获得感,还是因为上级检查发现你们县的工作有疏漏、需要通过问责给上级一个交代?”督导组负责人直截了当问当地纪委同志。

  “此前有媒体报道,扶贫干部常年要填各种与脱贫攻坚相关的表格。国务院扶贫办曾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制止频繁填表报数、迎评迎检、陪会参会等大量耗费基层干部精力的行为,仅因扶贫干部填表不精准就给予处分是不是过于武断?”督导组负责人发问。

  对方当即表示,将认真了解被处分干部出现错误的具体原因,重新评估处分决定。

  【手记】

  有权必有责,失责必追究。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问责已成为从严管党治吏的利器。然而,记者最近调研发现,有的地方问责却走了样,有的简单以问责数量衡量整治效果、为了凑数而问责,有的问责过多过滥,导致问责效果不佳。记者走访过一个县,问责力度很大,几乎所有乡镇、村一级负责人都被问责过,有一名村支书已被处分过好几次。一名干部无奈地说:“领导找我谈话让我去乡镇任职,我很犹豫,不是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而是害怕不知道因为上级检查发现了啥问题,就被问责了。”

  要问责但不能乱问责。多位基层干部坦言,问责应把握几个原则:首先,问责要注重“权责对等”,问责的范围、对象、手段应当精准,真正对该问责的对象严肃问责;其次,不能为了问责而问责,问责不可过多过滥;此外,问责后不可一问了之,组织在问责前首先要对出现失责情形的原因作客观分析,问责后则应及时与被问责对象谈心谈话,鼓励其丢下被问责的思想包袱,激发其继续努力工作的动力。

  为敢于担当者撑腰

  本报记者 吴储岐

  【镜头】

  “县交通局和珠坑乡政府相关人员,主观上没有违纪违法及为个人谋取私利的本意,建议不予追究相关人员责任……”这是近日江西石城县纪委监委第二纪工委负责人在县纪委常委会上汇报的场景。

  2018年9月,县纪委监委接到线索,反映珠坑乡竹溪村池溪村口至穿龙坳项目投资75万元,但珠坑乡却无“池溪村口至穿龙坳”这个地名。第二纪工委随即展开核查。

  经查,珠坑乡麒麟山现代农业观光园项目系石城县“六大攻坚战”重点项目,但麒麟山道路未在全省农村公路电子地图内,不能立项,县交通局决定把原木兰乡东坑村池溪村口至穿龙坳村道工程项目调整至珠坑乡麒麟山项目,珠坑乡政府补交了相关项目资料。

  县纪委根据《石城县推进干事创业实行容错减责免责的办法(试行)》规定,作出不予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决定。记者了解到,《办法》实施以来,已通过容错机制让7名干部消除顾虑、重拾信心。

  【手记】

  如何使基层干部放开手脚、卸下包袱、不畏风险敢担当?《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切实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

  中央“顶层设计”,地方大力探索:广东细化容错要求,分3类明确13种情形宽容干部履职尽责中的失误错误;浙江、四川和吉林长春市等地从法规或党规有没有明令禁止、是否符合中央大政方针及有没有按规定调研论证、风险评估等方面,界定容错情形;山西晋中市、河南南阳市、新疆呼图壁县等地明确,因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担当履职、积极作为造成的无意过失,或在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中出现的探索性失误等,可予以容错……

  “制度有了,一定要见到实效。”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干部为容错纠错机制出台叫好的同时,也很关心执行层面的尺度和力度。党建专家也提醒,容错纠错机制不是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不能无限度宽容。

  干得好就会有奔头

  本报记者 赵 兵

  【镜头】

  “非常激动!非常自豪!感谢党给予我这么高的荣誉!”谈及感受,出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的贵州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党委书记余留芬依然很兴奋。

  对于“改革先锋”这枚沉甸甸的奖章,余留芬既欣喜又感到责任重大。18年来,余留芬扎根岩博村,从和村民一起上工地搬石块、抡大锤修路,到带领村民办林场、养殖场、酒厂,把一个不通水、不通路、不通电的贫困村,变成了高寒山区远近闻名的富裕文明村。余留芬的苦干实干,换来了群众的好日子,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这其中的艰辛与困苦,也许只有她自己知道。

  【手记】

  余留芬只是万千基层干部的一个代表。在脱贫攻坚一线,在艰苦边远地区,在为民服务的各个岗位上,“5+2”“白+黑”是不少干部的常态,身体上的劳累、精神上的压力,还有家庭时光的占据,都是他们所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广大基层干部流汗甚至流血,迫切需要对他们多一些关心、多一份温暖。

  《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提出,“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干部”,明确要坚持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相统一,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增强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获得感。

  令人欣慰的是,记者最近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地方在实践中已加强对干部的关心关爱。江苏常州通过谈心谈话及时了解干部思想动态,对共性、普遍性问题加以规范和解决;浙江建德为年轻干部建立“谈心档案”,帮其解决思想、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云南蒙自建立干部个人健康档案,落实带薪休假制度,鼓励轮流休假……

  记者最近调研时,不少基层干部和党建专家都建议,给予拼搏奉献的干部更多关心关爱,需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如对基层干部的晋升适当放宽学历、年龄限制,放宽破格提拔使用条件,让基层干部更有奔头;加大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干部的生活补贴力度,提高其薪资待遇;对扎根艰苦边远地区的干部在子女上学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随着更多好政策出台,一定能激励大家更好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受访干部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