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在新时代“三农”发展的伟大新征程中,盂县西潘乡全面贯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农业产业由“弱”到“强”,实现从传统粗放、低质低效向现代农业、高质高效的转变;农村面貌由“乱”到“治”,实现从破旧脏乱、落后贫瘠向神形俱美、宜居宜业的转变;农民生活由“苦”到“甜”,实现从手头不宽、质量不高向日子红火、富裕满足的转变……
只有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才能为地区发展博得先机。近年来,盂县西潘乡锚定“三个举措”,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通过狠抓项目发展、推进增效转型、统筹优化环境、改善民生保障、维护社会稳定,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阶段性任务,保持了全乡各项事业稳定健康发展。
“红色力量”树党建之魂
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就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潘乡积极探索“特色党建、品牌党建”项目,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基础党建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促振兴,用党建活乡村,发挥“红色力量”的作用,赓续党组织红色血脉,努力打造现代化农村发展格局,助推西潘高质量发展。
西潘乡党委书记任建明讲到,千年乌河流域,沉淀出厚重而深远的历史文化,新建的乌河会战陈列室展馆内展示了大量当年乌河工程治理的珍贵老照片和文物,积极弘扬了乌河工程治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听党指挥、团结战斗、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将人们带回到那段举全县之力治理乌河的难忘岁月中,使广大党员干部从思想上、心灵上受到触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把党性教育的成果落实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中去。
乌河魂,励后人,河水清,映山红,美景万千重。如今的西潘乡大田翻碧浪,沃土尽生辉,正在以红心激励工作“涟漪”,形成党建效应,不断释放发展动能。
基础先行补设施之短
“一路通、百业兴。”无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还是接续乡村振兴,道路交通是发展的助推器。除了党建,西潘乡的自信还源于心中有思路、行动有力度,源于国道239盂县境内夫城口至肖家汇段公路改线工程的全面开工建设。
国道239改线工程总投资达15亿元,路线全程28.451千米,涉及西潘乡枣园、进圭、宋庄、桥耳等11个村,新建隧道4座,新建桥梁6座,西潘境内改线工程占总工程4/5以上,是西潘乡近几十年来最大的民生工程。
为工程顺利推进,西潘乡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目前,已完成国道239项目所涉及11个村的土地现场调查核实及入户签字工作,红线内坟墓全部搬迁完毕,建筑物、构筑物评估工作全部完成,控制性工程夫城口大桥、均才特大桥、进圭隧道、桥耳隧道已开工建设。
“以路美村、以路兴业、以路富民。西潘乡将以国道239改线工程为契机,一步一步干在实处,不断激发群众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在乡村振兴中走出‘西潘速度’。” 西潘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韩廷锴望着路程最长的桥耳隧道,眼里充满了憧憬。
生态立村解风貌之殇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方能富一方民。西潘乡始终把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一项重要举措常态化开展,力求做到“视觉范围内无垃圾”。现在的西潘,步子越走越顺。
盂县西潘乡党委书记任建明(左二)党委副书记、乡长韩廷锴(右二)副乡长辛书知(左一)西潘村党支部书记李云飞(右一)
西潘乡以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为总抓手,以东太国防路沿线村庄整治为重点,累计投入资金100余万元,重点打造了李庄村、西潘村、进圭村和东头村四个村,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西潘乡还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全面落实河长制责任,积极开展河道“四乱”治理,加快实施乌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推进水管理常态化,形成“乌川绕玉碧水灵”的靓丽风景线;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加强白色污染治理,以“一拆三清一改”为重点,守好绿水青山,让绿色成为西潘发展的亮丽底色。
李庄村红衣白果、晶亮闪烁的高粱堆,颗粒饱满、如金似山的玉米苞,枣园村毛丝光亮、憨态可掬的小湖羊……西潘乡依托本乡自然资源优势,以创建“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乡”为目标,因村施策,积极引导农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创优特色杂粮品牌效应,推动特色养殖规模上档,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互联网+消费扶贫”模式,拓宽全乡优质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全力助推全乡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心之所向,行之所往;稳中求进,未来可期。现在,放眼广袤的西潘乡,处处透着精气神,展示着新变化、新气象、新干劲,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深入,这里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
(记者郭红伟 实习记者刘帅文、荆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