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03月29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我要上文博】盂县痴雕客
【我要上文博】盂县痴雕客
发布时间:2019-12-04  来源:黄河新闻网

  黄河新闻网阳泉讯(记者 张福锁 秦铭明) 栩栩如生的雄鹰和麒麟,惟妙惟肖的寿星和菩萨,巧夺天工的花瓶和帆船……走进高建国的工作室,形态各异的根雕作品琳琅满目,让人仿佛置身于包罗万象的奇幻世界。山西省第四届文博会开办在即,高建国即将带着自己的根雕作品代表盂县去参加。

  高建国,阳泉盂县管头村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根雕专业委员会委员、山西省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级工艺美术师,阳泉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盂县民艺家协会会员。他一生致力于根雕艺术开发、创作和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值得一提的是,高建国做根雕,不仅仅是在工作室里埋头苦干,他常常走出去看外边的世界,每每在外寻得一点启发,就记在心里,回来后又潜心钻研,这一干就是二十年。

  近二十年来,高建国在枯木中求乐趣,于乱石中探奇异,一番苦心钻研下来,创作出根艺作品上千件。他的作品形象丰富,有各色人物,也有飞禽走兽、花鸟鱼虫;题材广泛,有的取材自广为流传的神话传说,有的取材自当地的风土人情;构思奇特,内涵丰富,意韵深远。原本高建国做出来的作品已经很完美了,可对艺术精益求精的他仍然不满足。在对作品精雕细琢的基础上,他还在上边篆刻了诗文、警句、名言等,这使得原本就精美绝伦的根艺作品更具文化内涵,大大提升了根艺作品的价值,深受一些文人和根艺爱好者的喜欢。

  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的根雕作品精品频出,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收藏。如今,高建国的根雕作品常常供不应求,他的名字也成为盂县的一张名片,随着作品被派发到全国各地。锲而不舍、苦苦求索、广学博览,使根雕艺术在盂县得以全面继承、发展和提高。

  最近,工作室里新做出两件作品,分别是《瑞兽》和《一枝独秀》。高建国兴奋地告诉记者,它们是他即将带去文博会的参展作品,是精品中的精品。这两件作品的制作耗费了他不少心血。

  初见《瑞兽》这一作品,只隐约看出是四脚兽类,并不能确定它到底是何方神兽,然而在高建国指导下细看,这件作品似乎活了起来,一会儿像狮子,一会儿像老虎,一会儿像巨龟……“瑞兽”一词在中国古代,是对许多带有美好寓意的神兽的统称,这些神兽常出现在汉族建筑中,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高建国把自己的作品命名为“瑞兽”,就是想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神兽的美好寓意集中体现于这一件作品。因此,《瑞兽》这件作品作为趋吉避凶的集大成者,寓意吉祥、平安、幸福。

  《一枝独秀》则是保留树干本身的形态,再经过打蜡和上漆,将树干本身的明暗表现得更加黑白分明,简明却不简单,随性却不随便。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高建国匠心独具的设计,二者一相遇即碰撞出了不朽的杰作。

  高建国告诉记者,根雕是七分天然,三分雕刻,是一种需要用心去感受美的艺术。根雕创作基本分为五个步骤:剪裁、雕刻、打蜡、上漆。其中,剪裁是非常重要的步骤,它决定着根艺品最终成品的质量。接下来是雕刻,雕刻这一步也很重要,它考验的是手艺人的审美和刀工。雕刻完成后,则需要对毛坯作品进行打蜡、上漆,这一步做得好,树根表面光滑明亮,使整个作品更具观赏价值。完成一件根雕作品,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短则十余天,长则数月。看着一截截枝枝桠桠盘根错节的树根,在自己的巧思妙手之下变成了一件件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成就感远胜一切。

  奇思妙想,能使枯木逢春;能工巧手,令其栩栩如生,这说的便是根雕艺人高建国吧。他把每一块木头都看作一个生命体,变朽木为艺术品,化腐朽为神奇。他说,一辈子坚持做一件事情,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儿。以木为纸,以刀为笔,无论岁月如何变迁,高建国始终初心未改。在木头的年轮上书写雕刻的故事,这不仅是对艺术的追求,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

  高建国期盼盂县根雕文化有更多的“走出去”渠道,让盂县的根雕文化在这次的省文博会上闪闪发光,同时吸引其他根雕艺术家聚集,助力盂县传统根雕艺术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