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地貌“南北中轴”的北段,在华北台地、阿拉善台地与祁连山褶皱之间,连绵起伏的山川,曲折蜿蜒的河流,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山水画卷。
这里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簇拥美景的同时,却也有着最为贫穷的地区——西海固。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与山峦相伴,但从不向命运低头。从“靠天吃饭”到切断“穷根”,脱贫攻坚道路上,宁夏正上演着“一出好戏”。
一
清晨六时,天蒙蒙亮。刚上一年级的刘雪倩经常来不及洗漱,便要背上书包,徒步走至几公里外的学校上学。她要先走过一架独木桥,趟过一条小溪,再踩上二十多分钟的山路,有时因为下雨,路变得更加泥泞难走,花费的时间也会更长。
泾源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南端,地处六盘山东麓,是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经济。五年前,大庄村的孩子大部分都要像雪倩一样,为了上学走过长长山路,趟过潺潺小溪。几个年级的学生需共用一名老师,老师们也经常一人包揽了语数外、美术、音乐等多个科目的教学工作。
泾源的穷,和当地教育水平的落后无不关系。当地政府也真切地明白,“扶贫先扶智”,教育扶贫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也是打好脱贫攻坚的根本保障。近几年,泾源县委、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摆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位置,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实施教育惠民工程。
目前,泾源县已建立起覆盖学前幼儿教育、义务阶段教育、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的“助教计划”体系。2016年在此基础上,又将农村学前免费教育列入《泾源县教育扶贫规划》,为全县所有学前幼儿补助保教费,实现了从学前教育、义务阶段教育、高中教育和中职教育无差别、普惠性的免费教育全覆盖。
刘雪倩和母亲于银芳(7月5日拍摄)。 新华网 肖寒 摄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娃娃的学校换了模样,上学天天有鸡蛋吃,老师教得越来越好,娃娃成绩也越来越好。”刘雪倩的母亲于银芳激动地说。
在泾源县泾河镇执教30多年的教师田晓明也见证了泾源这几年教育发生的变化。近年来,他所在的兰大庄小学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健全了各类功能室和各类教学设备;此外,学校还通过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实现了小规模学校与中心小学课堂资源的同步共享。“教育有了方向,孩子上学才有奔头。”田晓明说。
时光回到现在,今年准备上六年级的雪倩早已搬进了崭新的学校,上学也不再那么遥远。“我最喜欢美术课,希望长大以后成为一名美术老师,帮助更多的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美丽的家乡。”雪倩满怀憧憬地说。
二
七月,虽是盛夏时节,但海拔2000多米的地势让固原这片土地即使在阳光直射下也有些许凉意。驱车行驶在路上,沿途与风车牛羊作伴,在略过一丛丛野草之后,一片翠绿色的“海洋”豁然呈现在眼前。
“这里是原州区姚磨村,也是宁夏著名的冷凉蔬菜加工种植基地。”当地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春琴介绍说。
李春琴口中所说的冷凉蔬菜,就是当地百姓口中说的“喜凉蔬菜”,适宜在气候冷凉地区的夏季进行生产,生长温度保持在17℃—25℃的范围。位于宁夏南部的原州区姚磨村,地处六盘山东麓,年均气温仅有6.3℃,再加上当地海拔高、光照充足等特点,是种植冷凉蔬菜的优质地区。
“十几年前,姚磨村还是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但由于受到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农作物产量常常不高,导致农民收入较低。”李春琴说,依据当地地势和气候,近年来,原州区以蔬菜园区和露地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突出“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绿色”要求,大力发展冷凉蔬菜产业。
姚磨蔬菜产融合示范园内,一名工作人员在检测蔬菜品种(7月6日拍摄)。新华网 肖寒 摄
在姚磨村冷凉蔬菜基地的加工区内,一筐筐刚刚采摘下来的新鲜蔬菜正等待村民进行分拣和包装。在这里,这些蔬菜都会被装进一箱箱标有“六盘清水河”字样的箱子里,集中运往南方城市甚至东南亚国家进行销售。
一名正在参与装卸的工作人员称:“为将产品运往各地,目前基地建有蔬菜预冷库、制冰车间、蔬菜分拣精包装加工车间等多个工作区,年外销蔬菜12万吨以上,保障了蔬菜跨区域、反季节的对外流通。”
李春琴介绍,为进一步扩展市场,姚磨村还利用“互联网+农业”思路,建设了物联网+农业项目,探索“互联网+支部+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的模式,把传统销售和网络销售相结合,通过探索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拓宽销售路径。
据了解,2019年,在巩固提升26个设施农业园区的基础上,目前原州区建成4个万亩和10个千亩露地冷凉蔬菜示范基地,以种植菜心、西兰花、娃娃菜、番茄、草莓等作物为主,带动全区种植蔬菜21万亩以上,预计年蔬菜总产量80万吨以上,实现总产值12亿元。
三
每年的六月至九月,是宁夏枸杞成熟的时期。每年此时,大批村民都会集结于同心县同德村的一家枸杞庄园内,进行枸杞的采摘工作。
39岁的丁月霞是同德村的当地村民,一大清早,她便骑着电动车早早地赶到了枸杞庄园内,不一会儿功夫,一小筐的枸杞便已经成功收入“囊”中。
“我们是按斤计酬,每斤一块钱,摘得多,挣得就多!”丁月霞说。
据了解,丁月霞采摘的这片枸杞庄园叫做“润德庄园”。2013年,同心县政府成功引进了润德生物科技公司,并在同德村建立了枸杞种植基地,计划通过发展枸杞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实现经济收入。
同德村是“十二五”期间同心县建设的最大生态移民村,2012年搬迁安置东部山区张家塬、预旺和王团3个乡镇群众1379户631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969户4151人,未脱贫建档人口58户160人。
同德村驻村第一书记吴立权介绍说,为了提高村民收入,同心县政府坚持把生态环境治理、枸杞产业发展与精准脱贫同步推进,通过引进外来企业,组织本村村民签订务工合同等方式,利用产业扶贫帮助村民实现脱贫。
这位老农一筐采摘了16斤鲜枸杞,工作人员现场称重并结清16元报酬(7月7日拍摄)。 新华网 肖寒 摄
在采摘高峰期,每天有近2000名村民参与采摘工作。润德公司负责人介绍说,公司每年支出近3000万元的采摘费,既增加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也解决了移民村农民就业难的问题。“除采摘外,我们还设有产品的加工生产线,农民们在转变成为产业工人的同时,也带动了自身生活方式和观念的转变。”
丁月霞的老家在河西镇李家沟村,距离同德村15公里左右。六年前,一家人响应移民政策来到同德村,彻底告别了过去“面朝黄土、靠天吃饭”的窘境。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一亩地院子,两间房,还配了太阳能热水器,工作也有了着落,日子过得美着哩!”每天依靠采摘枸杞就能有上百元的收入,丁月霞言语间透露着幸福和满足。